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集团新闻

集团新闻

走进岭南颠覆性教学改革优秀课堂——《创新创业通识》课

发布时间:2025-04-24 10:24:53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的双重驱动下,职业教育正面临“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核心命题。中国华南职业教育集团(6913.HK)旗下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启动颠覆性教学改革,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范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场改革不仅是对职业教育课堂形态的突破,更是对产教融合内涵的深化——通过真实情境的沉浸式学习,让知识从“纸上谈兵”走向“实战推演”,真正培育敢闯会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学生用画笔画出心目中的汽车产业
2

学生们协力合作拼接七巧板

老师:把课堂变成“创业沙盘”

走进黄蓉老师的《创新创业通识》课堂,传统教室的边界被彻底打破:11个小组围桌而坐,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学习与讨论。在这里,教学道具成为思维跃迁的“钥匙”——通过摇骰子随机选定创业类型,让学生直面市场不确定性;铺开一米见方的大白纸,小组需在20分钟内完成从商业模式设计到路演展示的全流程推演。

3

黄蓉老师

“我们不是在教理论,而是在模拟真实商战。”黄蓉老师如此定义她的教学逻辑。课堂中,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通过“预习-重构-共创”三阶设计,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脉络;用“五分钟快闪路演”激发即兴表达能力;更以创业者真实案例为镜鉴,带领学生拆解成败基因。

5

6

7

黄蓉老师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投入: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底层逻辑重构,通过游戏化机制(骰子)降低创新门槛,用可视化工具(大白纸)具象化思维过程;二是“做中学”的闭环构建,从课前问题导引、课中实战推演到课后反馈迭代,形成螺旋上升的学习链路;三是“容错文化”的营造,教师以“非评判性指导”释放学生创造力,让“天马行空”的创意获得生长空间。

8

学生们经过多次尝试,成功拼出T字型
9

同学们自行上讲台表达对于“创业需要哪些心理准备”


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生长”

在黄蓉老师的《创新创业通识》课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分享,课堂学习氛围活跃。学生们都说:“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周五的这门课。上这节课感觉轻松、有趣、欢乐,收获了很多关于创业的知识,明白原来创业不是只有“租个门面卖奶茶”或者搞个APP融资千万这两种选项。以前总觉得创新创业是那些天才或者富二代的事儿,现在发现普通人也能玩,关键是怎么玩。还锻炼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思维提升了,视野开阔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为以后的创业规划做了更充足的准备。”

微信图片_20250424104846

各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表达讲解自己的创业想法

10

组内成员协力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创业蓝图
11

轻松、有趣、欢乐的课堂氛围

反思:如何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黄蓉老师表示,如何用通俗易懂、贴切学生当下的语言方式去讲述这门课,让学生边玩边学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是这门课最难的点。课前需要提前备课查阅相关资料、案列,并且提前打入学生班级内部,了解他们喜欢的上课方式、当下关注的内容有哪些?再结合课程要求,针对性的在课堂上演绎出来。课中更多的是让学生自行发挥,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行实践演绎,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从中获得成就感,学生自然就喜欢这门课了。后续将发掘出更多有趣的教具带学生们体验,从做中学,寓教于乐。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也需要不断学习提升,丰富知识量,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师。

12

13

14

黄蓉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授课

黄蓉老师的课堂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颠覆性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当越来越多的课堂响起热烈的掌声、铺满创意的蓝图,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教学模式的蝶变,更是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系统性裂变。

15

16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